我校召开“数字时代的教育变革”专题学习会

时间:2024-01-12浏览:10

1月10日下午,我校召开“数字时代的教育变革”专题学习会,围绕“本科专业评估”“数字化变革下开放教育教学理论再思考”“微专业与微认证”展开。副校长张晓,党委常委、副校长耿焕同出席会议。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教务处、学科建设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全体人员参会。会议由张晓主持。

耿焕同以《省本科专业评估工作交流》为题进行了专题辅导,他结合自身担任十多年省本科专业评估专家的经历,从专业评估指标解读、评估程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本科专业评估工作。他强调,高校学科建设是龙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研创新是动力,队伍建设是关键,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专业建设,因此专业建设是学校办学的核心之核心,要充分发挥好专业评估对专业建设的推动作用,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根本目的。

教务处副处长韩庆年以《数字化变革趋势下开放教育教学理论再思考》为题,从本质内涵、理论演进以及现实关照三个层面介绍了数字化变革趋势下开放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她认为要把握好“理论洞察教学本质,思想引领教学实践”的辩证关系,及时将工作积累转化为赋能实践的理论和制度,推动数字技术与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学科建设处卢玲以《微专业与微认证》为题,围绕微专业微认证的实质内涵、特征要素以及联系区别等进行了专题分享,并从多元群体调研、部门协同联通、建设要素构建以及项目品牌塑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举措。

张晓作总结讲话。结合本次专题学习会主题,她提出三点要求:第一,以开展校本专业评估为牵引,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有关部门要加紧制定实施方案,构建校本评估标准,要基于专业评估结果构建开放本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强化内涵建设。第二,以工作机制创新为活力,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有关职能部门要深入思考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总结有益经验,反思问题短板,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的闭环工作机制,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第三,以微专业微认证为抓手,增强教育供给能力。作为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模式和能力取向评估模式,微专业微认证工作可以面向校内课程和学务导师、产业工人、社区居民以及地方政府等多元特定群体,具有广泛灵活的应用场景,为学校推动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融合发展、发挥学分银行枢纽桥梁作用,服务江苏人力资源支撑体系提供了有效路径。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微专业微认证工作开展调研讨论,提前部署谋划,加强政校企合作,汇聚优质社会资源,打造优势特色品牌,开创数字时代的开放大学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

本次专题学习会是持续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要体现,为各部门开阔理论视野、加强研讨交流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也为后续推进实施各项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后期将继续强化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学习型组织建设赋能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

张晓副校长主持

耿焕同副校长作专题辅导

专题学习会现场

(文/汪梦媛、杨英 图/王济宇 审核:冯国刚 叶海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