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学校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智慧教室519召开“高级别课程项目建设与申报辅导会”。各学院教学副院长、高级别课程项目预报名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学科建设处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辅导会,会议由学科建设处副处长叶海跃主持。
会议主要包括三项议程。南京大学卓越教师发展奖获得者、两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王自强教授应邀作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申报分享”的主题报告;艺术学院朱云涛教授分享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昆曲》建设经验;学科建设处介绍了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申报要点。
王自强教授的报告围绕四大模块展开。一是针对目前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立项数据进行分析,指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是今后申报的主流趋势;二是对混合式课程的内涵和建设要点做了重点解读;三是介绍了三种混合式课程的常用教学模式;四是讲解了准备申报附件材料时的注意事项,并现场展示了他主持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概述视频,报告内容丰富详实。在报告结束后,王自强教授与参会老师交流,就课程名称变更、教学周期界定、课程团队人数等问题,现场解答老师们的疑问,得到与会老师的高度认可。
朱云涛教授结合自己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昆曲》的建设经验,从前期筹划、课程内容构建、名角教师遴选、拍摄制作、后期打磨等角度分享了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历程和心得体会,他特别分享了课程“内容为王”的高阶性原则和课程团队“尽心尽力”的打造要求,并现场展示了课程《昆曲》的附件材料和建设成果。
学科建设处副处长叶海跃简要介绍了去年我校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的申报和获批情况,并从政策解读、申报书撰写要点、申报附件材料准备三个方面,深入解读了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的申报要点,总结提炼出“积累、迭代、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数字化”等申报关键词和“重在建设”的出发点。
本次辅导会就申报高级别课程项目的建设理念、申报要点、材料准备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让与会教师对高级别课程项目的建设与申报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对我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课程、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李菁菁;文:张家睿,审核:叶海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