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2022年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工作第四次专题推进会在定淮门校区召开。党委书记王建明、校长崔新有、副校长张晓、罗逾兰出席会议。会议由张晓主持。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乡村振兴学院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农业专业硕士学位点培育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学院院长分别从学位点需求分析、学科特色、对标对表以及建设规划与举措四个方面介绍了硕士学位点培育建设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学院党总支书记分别汇报了党建引领学位点建设、党管人才工作、党建与学生管理结合的具体举措和实践成果。与会校领导、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就申硕工作进行了交流研讨。
在听取大家的交流发言后,崔新有从方向、定位、梯队以及举措四个维度对申硕工作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方向要明确。他结合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指出,党的二十大是为达成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提前就今后五年的发展谋篇布局,学校申硕工作与国家事业发展同成长、共进步,召开申硕推进会也是为学校2030年实现申硕目标提前谋划,要在明确方向的前提下做好长期规划,分步分项协同推动。崔新有进一步强调,“以数字化为驱动,推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趋势和应然选择,结合这一政策变化背景与学校现有的办学积淀,各学院要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寻找学院办学与教育数字化的结合点,以数字化为引擎,驱动引领申硕各项工作,打造学科特色方向,凸显学校办学优势,拓宽未来发展空间。第二,定位要准确。正确的定位决定正确的努力,每个学院的成立都是依学科而建,只有弄清楚某一学科是干什么的,要解决什么问题,为谁解决问题,学科定位才会更加准确,办学特色才会更加凸显。
崔新有进一步阐明了提前筹划申硕工作的三重价值蕴意,其一,从大学自身办学的特点来看,学科培育、科研产出以及人才培养都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二,从学校生存发展的维系来看,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巩固人才培养规模、增强办学吸引力,提升社会认可度的必然追求。其三,从学校瓶颈问题的破解来看,获得硕士授予资格将使得学校办学所面临的各项卡脖子难题迎刃而解。第三,梯队要奋发。申硕目标的达成需要70后、80后、90后三代人的接续努力和艰苦奋斗,每个梯队都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传好接力棒,砥砺奋进完成申硕历史任务。第四是举措要落实。学院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与标准,通过制度、规范,标准去引领人、激励人、约束人,推动组织充满活力、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针对两个学院的汇报内容,崔新有进一步指出,各学院要强化共建共享,打通专业壁垒,构建协同机制,推动资源共享,形成整体合力。职能部门要完善制度建设,引导学院协同发展,激发学院办学活力,解放学院生产力。他强调“一级学科规划,二级学科建设,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的落脚点就在于课程,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知识体系下建设的课程不是单一的、过度专业化的,而是有机综合化的。因此,各学院要以本科课程建设为重心,主动衔接硕士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课程目标内容,实现人才培养任务。崔新有指出,完全学分制改革作为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点与上述行动举措休戚相关,需要与申硕工作统筹推进,其核心要素就是建设一大批高质量课程和培养一大批专兼职结合的优秀教师,把“选择权”还给学习者,推动“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转变,为办好江苏人民的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王建明作会议总结发言,他首先高度肯定了四场硕士学位点培育建设工作推进会的实际成效,表示召开推进会提高了大家的认识、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信心、细化了措施,压实了责任。他进一步提出了三点工作要求,一是复盘完善。申硕工作的推进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存在的问题大家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举全校之力讨论和解决问题,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他再次强调,申硕是一场攻坚战,要久久为功,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二是抱团出击。借用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王建明指出,只有各学院抱团出击,各展所长,协同发力,才能交出满意答卷。三是系统推进。各部门与学院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稳步推进申硕工作从夯基、提升再到冲刺阶段的跨越。最后,王建明勉励大家坚定按照“对标填表、按图索骥、按图施工、挂图作战”十六字工作方针,一步一步往前走,申硕的远景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会上,副校长张晓、罗逾兰也对申硕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各学院院长、书记,参加汇报学院的副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学科建设处全体人员线下参会,其他学院的副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及科技处、人事处全体人员线上参会。
图1 党委书记王建明发表讲话
图2 校长崔新有发表讲话
图3 副校长张晓发表讲话
图4 副校长罗逾兰发表讲话
图5 会议现场
(文:汪梦媛/图:刘祖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