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学校召开了2022年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工作第三次专题推进会。党委书记王建明、副校长牛玉韬、纪委书记顾新华、副校长张晓、副校长耿焕同、副校长罗逾兰出席会议。会议由张晓副校长主持。
会上,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分别围绕电子信息、国际中文教育、教育专业学位点培育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各学院院长从学位点需求分析、学科特色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学位点建设的外部形势和内部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标对表提出相应的建设规划与举措。各学院党总支书记系统梳理了党建引领学位点建设、党管人才工作、党建与学生管理结合情况,并汇报了下一步工作落实举措。
与会校领导、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就申硕工作进行了交流研讨。牛玉韬指出本次推进会进一步厘清了三个学院的工作重点方向和思路,尽管存在差距和不足,但是大家要增强信心,压茬推进。他进一步强调,申硕工作要做好长期规划,细化落实举措,逐层分解任务,保证工作的有序性和连贯性。同时,要加快探索开放教育线下培养模式,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提升开放本科学员人才培养成效。张晓强调了把握申硕工作节奏的深刻涵义,她指出第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三步走战略规划明确了2030年通过硕士学位授权评审的任务目标,以此倒推,申硕工作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2028年—2030年为申硕冲刺阶段,2025年—2028年为提升阶段,2022年—2025年为成果培育阶段。目前处在快速推进、力争达标的阶段,各学院要夯实基础,找准需求特色,遴选合适的专业学位培育点,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积极引进学术骨干博士和学科带头人,稳步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科研课题,实现综合性、重量级成果的突破,针对需长时间培育的成果和项目,要提前谋篇布局。耿焕同提出三点工作建议,一是改善组织模式,谋划对接服务。在申硕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协调,提升组织效率,构建学术共同体。二是完善制度设计,加强队伍建设。学校及学院要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育,优化人才结构,从基础数量增长逐步向研究团队和学术带头人引育转变,进一步打造优势学科方向。三是强化顶层设计,赋能资源整合。学校层面要做好顶层谋划,集中优势资源,集团作战,打通壁垒,举全校之力推进申硕工作。罗逾兰指出学校始终坚持办一所有尊严的大学,人才培养水平是审视大学办学质量的根本标尺,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学院在申硕工作中要坚守人才培养的初心。她提出了三条工作思路,一是有想法。认识的高度决定了行动的效果,大家既要把握现在的标准,也要关注申硕相关的政策文件变化,充分领会变化背后的导向。二是找办法。各学院要直面问题,积极寻找破解方案,如开放教育住学模式、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平台等就是生动的例证。三是有做法。申硕工作需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用实干助力申硕工作高质量完成。
王建明作会议总结发言,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的语录强调了申硕工作的基本路径:一是观大势,站位高才能成事,要站在全国、江苏省、学校、学院以及行业视角分析和研判申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二是谋全局。第二次党代会报告和学校“十四五”战略规划都明确了硕士学位点建设的任务要求,以申硕目标为主线,以点带面,逐步推进落实硕士学位点建设各项工作。三是干实事,高质量完成申硕目标任务需要党政同心协力,党建与业务融合,要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的优势与潜力,借船出海,深入挖掘和整合各种优质资源,积极学习和借鉴相关高校的成功经验做法。最后,王书记强调以学校统筹、部门支持,学院落实为行动框架,正视差距、充满信心、不懈努力,举全校之力打赢申硕攻坚战!
各学院院长、书记,参加汇报学院的副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线下参会,其他学院的副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及科技处、人事处全体人员线上参会。
图1 党委书记王建明发表讲话
图2 副校长牛玉韬发表讲话
图3 纪委书记顾新华出席会议
图4 副校长张晓发表讲话
图5 副校长耿焕同发表讲话
图6 副校长罗逾兰发表讲话
图7 会议现场
(文:汪梦媛 / 图:刘祖宏、丁苏怡)